关于金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140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国资委:
关于蔡文君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国企促进乡村共富的建议》(140号)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金华市供销社作为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锚定“缩小三大差距”主赛道,充分依托社有企业市场化运作优势,深度融入乡村发展各环节,从产业、流通、市场、服务等多方面精准发力,切实推动乡村共富,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
(一)强化品牌赋能,激发共富活力。为激发乡村共富活力,金华市供销社以品牌赋能为核心抓手,通过“金农好好”赋能农业升级与销售拓展,聚焦水果、茶叶等本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打造“金农好好”品牌合作示范基地7家,建立高山番茄种植、婺州蜜梨采收分级与包装等13个产业标准或规范,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社群团购、员工认购等形式,累计助销武义高山有机蔬菜、浦江黄桃等本地优质初级农产品750吨,销售额1300万元。通过构建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打造集公益、普惠、商业一体的“企业—社区—农村”共富联合体,建成社区嵌入式服务“邻礼供销·金农好好”金奥社区店,以“一头连农村,一头连社区”的理念,持续拓宽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乡村共富注入强劲动力。
(二)优化流通体系,加速共富进程。为推动偏远山区乡村共富发展,金华市供销社着力畅通农产品流通路径,依托“供富大篷车”建成“生产服务+流通保障+品控管理+销售拓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挖掘山区乡镇土特产10余个,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建成箬叶、毛芋、高山蔬菜等示范基地,畅通产销循环,服务范围覆盖119个乡镇,1303个村,帮助偏远山区乡镇销售蔬菜3500余万元。打造婺城南部山区“供富大篷车”示范片区,设立54名“供富专员”,帮助销售乡村南瓜、番薯等农产品260吨,建立箬叶基地400亩,为当地170户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武义县通过小农共富项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带动1051户农户,户均增收达1.26万元,为全县6个村集体增收105万元,村均增收17.5万元。
(三)突出市场引领,构建共富格局。为构建乡村共富产业联合体,金华市供销社充分发挥社属企业优势,通过华东农产品物流中心和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置专门的本地蔬菜交易大棚和水果交易专区,提升地产蔬果交易规模,实施服务费和停车费减免政策,降低农户交易成本,帮助本地农户销售莴笋、柑橘等超40万吨,金额5.3亿元,惠及农户15万户。构建“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运作模式,与本地规模较大的农业合作社和种植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稳固“菜篮子”“果篮子”供应,建立紧密型产业联合体,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织密服务网络,筑牢共富基石。为夯实乡村共富基础,金华市供销社持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有企业优势,通过股权收购实现对全市最大农资龙头企业苗知地知公司的控股,组建金农供销农业有限公司,加强与乡镇政府、种植大户、强村公司等开展联合合作,合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设立30家农资样板示范店,拓展农资服务网点600余个,农资年供应量达18万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乡村共富。成立金华市经开供销有限公司和金华兰投供销有限公司,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标杆,大力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版图,全面涵盖机耕、机播、机收以及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下一步,金华市供销社将持续深化乡村共富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一是以十县百场千企“金农好好”共富市集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办好“共富市集”“一月一品”活动,构建“市级带动、县镇联动、企业互动”的品牌发展矩阵,助力打造“一集一品”产业格局,建立“土特产推荐官”队伍,做好乡村土特产宣传推介,让品牌赋能乡村共富成效更显著。二是进一步迭代升级“供富大篷车”服务模式,推动“供富大篷车”和美乡村重点提升片区全覆盖,广泛开展“百镇千户万元”供富大篷车小农订单行动,推动从“助销帮扶”向“产业造血”转型,以“小订单”撬动“大产业”,帮助更多小农户实现稳定增收。三是持续完善蔬菜、水果、冻品等三大批发市场配套设施,继续优化本地蔬菜、水果交易专区运营,扩大本地蔬果销售半径,进一步强化社属企业引领乡村共富的支撑力。四是进一步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大与金东社发、兰溪交投、婺城农水投、永康交旅对接力度,新增土地托管面积5万亩以上,大力开展机耕、播种、收割、飞防植保等社会化服务业务,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夯实乡村共富根基。
联系人:陈**,联系电话:8211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