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社动态

磐安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谱写新时代为农服务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3-08-28 17:19 浏览量:                       来源: 市供销社

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点题、破题的一篇大文章。磐安是全省首批20个推进县之一,磐安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位一体”体系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改革工作,成功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谱写了新时代为农服务的新篇章。

一、加强领导,优化结构,组织创新打开为农服务新格局

县供销社不断纵深推进改革工作,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多次工作汇报,将供销社工作列入综合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陆续制定出台了我县《磐安县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实施方案》(磐委办发〔2016〕27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推动农合联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磐委办发〔2020〕26号),为进一步推动综合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建立了县农合联,吸收会员400余名,实现县、镇(乡)农合联组织全覆盖;组建县农合联执委会,和供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科学分工,融合发展。组建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参与投资浙农中药科技(磐安)有限公司,为带动我县药农增收致富,推动我县道地药材优质优价做出应有贡献。

二、承接职能,创新模式,生产服务展现为农服务新作为

围绕农业划转职能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工作,2022年开展联耕联种、统防统治、机修机耕、药材烘干等面积1万多亩。做好农资应急储备,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应急能力,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50多万元,完成种子10万斤、油菜种子100斤、化肥800吨、农药1吨的储备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从2016年以来,共回收各类废弃农药瓶、农药袋等包装物1500多万只,重量183.7吨,回收率90%以上,处置率达100%,并为农户举办了7期规范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的培训;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近三年来共推广有机肥2万余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已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36 家,其中省级 7家、市级 6家。培育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50家,其中省级15家,市级6家。培育县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市级10家。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先后创建农事服务中心5家、省级产业农合联5家。

三、统筹城乡,加快流通,供销服务厚植为农服务新优势

发挥好超市公司、特产城等实体市场的积极作用,当好市场供应的排头兵,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高度重视发展新型电子商务,投资302万元,在县城“壹江上”区块建设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内设2个农副产品展示厅、4个农副产品带货直播间,开展磐安农特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服务。对接省社开展山区26县“供富大篷车”工作,谋划了“安心供”“安农销”“安肥送”“安业帮”等四类服务,目前推出10辆“供富大篷车”服务车辆。2022年,“安心供”为偏远山区供应日用消费品50万余元;“安农销”共收购生姜、茭白、甜玉米等农产品总金额500万余元;为山区群众提供“安业帮”就业培训服务11次,服务人数达594人;“安肥送”将有机肥和化肥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流动供销服务的网络触角已延伸至全县的偏远山村,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服务。

四、提升服务,合作互惠,信用服务开辟为农服务新渠道

积极发挥供销社和农合联的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加强横向联络,依托农商银行、国控担保、人保财险等金融资源,当好桥梁纽带,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优质的信用服务。与县农商银行开展金融助农深度合作,为全县农合联会员和农业主体授信919户、金额4.74亿元,农合联会员授信率达到90%,贷款用信1.86亿元。发挥中药材产业资金互助会、浙里寻茶产业资金互助会作用,2022年共为会员提供担保贷款75笔、金额1763万元。积极推介金融机构、国控担保等资源,开展“浙里担”金融助农工作,为386家次农业主体提供担保1.96亿元;与县人保财险磐安分公司对接开拓涉农政策性保险业务,累计4263户(次)农户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总计投保额15.92亿元,收取保费1252万元,实际赔付1345万元,为受灾农户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