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上半年,市供销社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三个“一号工程”,找准供销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高效能聚合“三农”力量、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为助力全市经济运行趋稳向好贡献了供销力量。截至6月底,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实现交易量125.41万吨、交易额134.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4%、9.17%;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量67.90万吨、交易额45.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4%、8.11%。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一是筑牢思想信念根基。开展干部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市供销社党委书记和派驻纪检组组长对10位新任职干部作出具体要求,集体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溃败的堤坝》,签订《廉政承诺书》,并进行党风廉政知识闭卷测试。持续推进节前廉政教育,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各企业推送中纪委、市纪委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向市供销社本级党员干部职工发出《节前廉政提醒函》,做到党员干部廉政提醒全覆盖。开展节前党风廉政检查,发现问题11条,均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牵头开展市直机关第九片区党务干部培训,邀请市委党校副校长朱正刚教授作《继往开来 勇毅前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两会精神》专题授课,进一步提升片区党务干部能力素养。二是创新学习教育载体。丰富主题党日活动载体,赴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浦江郑义门开展“传承孝义家风 弘扬廉洁文化”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创作“红色和事佬”“党建有力量、发展有质量”2个微视频作品,编排《坚守初心 服务为农》微型党课,参加市直机关“‘八八战略’在身边”微型党课选拔赛,通过各种形式展现供销社机关党建新气象、新风貌、新成就。三是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做强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党支部“红动菜篮——市场在线服务不断线”党建品牌,设立党员经营户之家、党员调解室,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服务提升在一线。6月,搭建本地蔬菜临时销售专区,日均销售本地蔬菜100吨以上,有效解决本地农户交易场地的问题。同时,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验收,获评五星级品牌党支部,成为全市25个“金华市机关党建五星级品牌党组织”之一。
(二)服务中心工作,持续推进综合改革。一是创建省“三位一体”改革示范县。以浦江为示范,全力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成立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实施方案,编制浦江县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系统架构图,围绕“农业生产更高效、产销对接更精准、保险融资更通畅”,从生产、供销和信用等方面,确立“1+8”标志性成果,并完成种粮补助、农发资金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涉农政策的梳理。二是加速社有资产盘活改革。积极引进科技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服务企业,做好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数字贸易产业园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推动数字贸易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探索“市场+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开展种植、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项目,进一步促进其规模、功能、业态、辐射力和带动力的提升。目前,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与金华市江芦蔬菜专业合作社等3家单位签订产销对接合作协议,新增基地面积1200亩,新增苦瓜、番茄、蒲瓜、茄子等4个蔬菜品类。其中番茄、茄子两个品类已入选第19届亚运会的专供蔬菜。三是实行社有企业经营模式改革。推动两大市场收费方式改革,复制推广进口水果交易区实践经验,实行租金向“租金+佣金”转变的收费模式,促进市场管理团队与市场经营户利益深度联结,鼓励经营户做大做强,倒逼市场服务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提升市场营商环境。推进“智汇金农批”数字化管理应用升级,打造果品购销服务平台,初步完成果品购销服务平台官网板块的基础框架设计及搭建,完成“智汇金农批”数字化管理应用二期专家组验收,累计投放溯源秤150台,实现综合交易区猪、牛、羊肉业态全覆盖。
(三)赋能农业产业,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引领行动。成立了“金农好好”品牌工作专班,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与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合作,编制《“金农好好”2023—2025年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并完成第一轮品牌升维成果汇报。结合金华发展大会和“ZUI金华”城市文旅市集活动,开展品牌宣传、文化推广、产品推介系列活动,推广曝光量达99.63万人次,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认可。积极举办、参加高山有机茶品鉴会、侬好市集·春日好物大赏活动、省农博会、“杭州奇妙夜”文旅市集等多个展会,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布“金农好好”高山有机茶系列产品,并完成品牌首个农产品合作基地签约和挂牌,推荐“金农好好”八婺好礼特色礼盒,9家品牌授权企业产品入选2023年金华特色伴手礼。积极探索社群营销新模式,新增金奥社区店、石门农场店等线下门店4家。二是推进基层组织赋能强基行动。4月中旬,在全市9个县(市、区)开展走访调研,摸底梳理各县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实地考察基层组织“赋能强基”示范样板申报项目建设情况,选定东阳虎鹿供销社、磐安安文供销社、磐安新渥供销社分别从改革赋能、资产赋能和产业赋能三个方向打造“赋能强基”建设示范样板。如磐安县新渥基层社投资115万元,建设“蚕桑产业供富示范基地”项目,通过“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优质原料茧及蚕种生产单一模式下经济效益低的困难瓶颈。通过拓展桑叶茶产品,开发桑果采摘、蚕宝宝饲养、蚕种制造等体验式旅游,打造产学研一体的文化旅游基地,形成比较完善的蚕桑产业链,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和蚕桑产业增效。三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制定《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组织开展全省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创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较为扎实的东阳、兰溪、武义等地先行示范,打造东阳元胡、磐安贝母、兰溪杨梅等地标农产品,义乌“土壤研究院”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持续推进农业社会服务,截至6月底,全市供销系统完成大田托管2600亩,育秧4350余亩,育苗130万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8万亩次,组织为农助农培训1449人次,农机作业5820台次,赠送化肥309吨。联合金华成泰农商银行推出“冷链E贷”,为供富冷链产业园内经营户提供最高额度100万元信用免担保贷款,帮助经营户缓解融资难题。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发展生产托管服务的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农信担保公司担保金额达1.52亿元。
(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打造“供富样板”。一是深化“供富大篷车”工作。成立“供富大篷车”项目专班,赴温州市永嘉县、衢州市江山市等地开展考察学习,实地调研箬阳乡、塔石乡高山辣椒、土豆等农产品种植和销售情况,对接了解农户需求。起草《关于推进“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的三年行动计划》,把大篷车工作列入全市乡村振兴考核。截至目前,东阳、义乌、武义、磐安等4个县社开展“供富大篷车”工作,项目服务带动农户增收总值413.24万元。二是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樱桃品牌大会暨全国樱桃产销对接大会、夏季果品展和金华名特优新农产品夏季展销会,通过大会“牵线搭台”,现场达成意向订单1.7亿余元,产销对接成效显著。组织成都标果工厂、南京钛果、上海亚果会等多家大型采购配送公司,赴兰溪开展杨梅“点对点”精准产销对接,努力扩大兰溪杨梅销售辐射“半径”,进一步擦亮本地农特产品“金名片”。组织社有企业开展武义高山萝卜助销行动,累计采购高山萝卜3.2万斤,减少农户经济损失3.12万元,助力高山蔬菜“出村进城”。同时,依托龙头市场搭建帮扶销售平台,举办四川耙耙柑、巴中特色农产品等产销对接会5场,开设对口地区农产品线上线下专区4个,进一步夯实全市对口地区消费帮扶主渠道。截至6月底,已销售四川、新疆、吉林等地区农产品6.8万吨,交易额7.3亿元。三是探索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深入结对村陶寺村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村民就业情况,并提供法律、金融、农技等咨询服务。与农业农村、自规、发改等多个部门对接协调,解决饮用水厂建设、红山茶花种植基地建设、山茶油籽收购中转站、“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稻鳖共养等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拟利用陶寺村紧邻九峰水库库尾的林地自建水厂,初步形成与城投集团下属金华好水润婺饮品科技有限公司合办饮用水厂的设想。目前正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争取获得多方支持。
(五)聚焦重点项目,全力推进社有经济发展。一是打造中非经贸产业园项目。围绕构建“两国双园”新型贸易架构,打造“全国易货贸易先行区、全国最大非洲商品集散中心、国际陆港枢纽城建设标志性项目、中非贸易国家级样板”的目标,会同中铁十四局等承建单位,与金义综保区、义乌综保区及相关部门进行多轮洽谈,综合比较土地价格、用地规模、园区政策等各方因素,拟确定项目落地义乌综保区,明确建设方案,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二是建设全域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整体推进全域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助力农业“双强”行动。市供销社主要领导带队多次实地调研金东现代农事服务中心选址,现场考察塘雅万亩良田、恒通砖瓦厂区块、金尚塘静春生猪养殖场三个地块情况,确定选址方案。全方位推进兰溪联丰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义乌佛堂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东阳元胡产业链基地农事服务中心、永康市前仓农事服务中心、磐安中药材生产农事服务中心等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已建成农事服务中心6家。三是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项目。积极谋划综合屠宰场项目,经与市、区两级农业局、傅村生猪定点屠宰场多次协调对接,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并对项目选址、合作方式及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和研究。有序推进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东区块项目建设,组织专家先后7次对东区块拟建项目布局、交易模式等进行论证,项目于4月28日完成地块挂牌出让,5月底完成营业房不动产权注销手续,6月底完成营业房拆除。全力推动供富冷链(金华)产业园项目取得成效,完成冻品市场开业,获得金华成泰农商银行10亿元授信,持续推进市场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已入驻商户35户,认租面积达1653.43㎡,完成总进度的43.66%,认租冷库7616㎡,完成总进度的30.46%,市场预计三年内将实现年交易额50亿元,成为华东地区冷链物流基地网络重要支点。
(六)开展百日攻坚,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一是加强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市供销社本级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专项行动,并组织地毯式交叉检查,服务指导社有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3次大排查行动,发现隐患55个;企业自查发现电瓶车违规充电、电线私拉乱接等隐患问题770个。组织社有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进一步做好“护航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二是狠抓隐患治理。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列出清单,明确措施和责任人,倒排时间跟踪销号,截至目前,排查的825个问题中815个已整改完毕,10个在整改中。三是做好汛期防御工作。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端午期间放弃休假在岗履职,开展排查并及时准确完成动态日报。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市供销社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以及市委八届二次、三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扣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条先行路径”,细化落实高质量赶超发展“八大行动”,在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过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结合“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等专题论著学习,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理论学习党员全覆盖。每一位党委班子成员结合职责任务,围绕市供销社“三位一体”改革、社有经济发展、“金农好好”品牌强化以及创新为农服务载体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二)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示范县建设。加快落实为农服务中心选址,并启动“一厅八中心”等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按照“聚焦产业、整合资源、数字驱动、示范引领”的思路,打造“1+5+N”(1个县农合联服务在线大数据中心+5个产业农合联数字应用+N个移动使用端)的浦江县农合联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发葡萄交易系统。通过规范运行、全产业链服务,做到管理端“一屏掌控”,使用端“一键操控”,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全面、更便利、更专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
(三)全力抓好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域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争取政策积极打造市供销社本级(金东)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力争全年建成农事服务中心10家,并申报省级农事服务中心1家,评定市级农事服务中心4家、县级农事服务中心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90万亩次以上。做好应急储备和淡季储备盘库工作,规范应急农资储备,将应急农资储备数据同步至战略和应急物资在线系统,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计划全市新增农资供应仓2000㎡以上,完成化肥应急储备1.37万吨,农药储备57吨,全市应急化肥储备中,配方肥在复合肥中的占比不低于70%,实现主要农作物100%去平衡肥化。探索建立废旧农膜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机制,通过打造“互联网+回收”新模式改变传统回收行业分散、无序的个体经营方式,促进辖区流动性废品回收人员、社会性废品回收站的管理整治,力争回收率达90%以上,为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贡献供销样板。
(四)持续推动“金农好好”品牌升维。加快对接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完善品牌扶持政策,召开工作专班会议,出台《“金农好好”品牌扶持政策若干意见》;结合三年战略规划,选定新一轮财政资金事前绩效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完善“金农好好”2023—2025年资金测算和事前绩效评估,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结合第一轮品牌升维汇报成果和各成员单位建议,梳理完善《“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升维行动方案(2022—2023年)》。积极谋划区域公用品牌赋能初级农产品行动,加强婺州蜜梨等产品对接,联合顺丰等公司为其设计产品外观包装,通过举办展销推介会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
(五)着力推进“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按照市区先行的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市本级企业+供富大篷车+乡村服务点或乡村固定收购点+销售服务网点”的服务体系,争取供销合作发展基金投入项目支持。加快出台《关于推进“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指导武义、磐安深化大篷车经验,年底实现星级达标,争创省级“共富大篷车”示范单位。联合金华浙农茂阳、供富冷链产业园等,力争开通金华到永康、义乌、兰溪、武义等7条冷链配送线路以及1条跨地市冷链配送线路。
(六)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强与义乌市委市政府对接,进一步完善中非经贸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加快签订合作协议,筹建运营平台。依托水果口岸开通中(国)老(挝)水果班列并常态化运营,积极对接海关、外汇、税务、商务等部门,争取试点落地,及时梳理贸易中的堵点、难点,探索易货贸易实施路径,为出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依托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资源,有序推进金华邮政、市供销社共建同城共配中心,加快推动与民营资本共建数字贸易产业园,推动项目落地尽早落地落实。持续推进金华农产品市场东区块项目建设,力争7月底地块挂牌,8月底成功摘牌,10月底开工建设。进一步对接相关部门和傅村屠宰场,召开综合屠宰场项目协调会,完成合作协议签订,力争10月初启动综合屠宰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