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供销社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表
发布时间:
2022-09-14
浏览量:
来源:
市供销社
金华市供销社2022年重点工作跟踪进度表 | ||||||||
总目标 | 总计划 | 具体措施 | 责任单位 | 责任人 | 责任领导 | 完成时限 | 1-6月完成情况 | 7月工作计划 |
一、以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 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 | 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以示范性乡镇农合联创建标准为指引,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积极创建示范性乡镇农合联,年内实现零突破。 | 经济发展处 | 方卓君 | 厉红亮 | 12月底 | 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创建示范性乡镇农合联工作,目前婺城区、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已向省社提交创建申报材料。 | 持续推进各县(市、区)开展示范性乡镇农合联创建基础性工作。 |
规范召开农合联“三会”,按时换届,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 经济发展处 办公室 | 方卓君 裘亦菲 | 厉红亮 刘晓斌 | 6月底 | 已向会计事务所提交审计相关材料,县级农合联预计将于7月底完成农合联换届工作,市级农合联于8月底完成换届。 | 积极跟踪县级农合联换届情况,继续对接农业局、农信联社做好市级农合联换届前相关准备工作。 | ||
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五个必须”的要求,因地制宜,打造有“金华供销”特色的数字农合联平台,确保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 经济发展处 | 方卓君 | 厉红亮 | 6月底 | 认真梳理“三张清单”。 | 1.继续梳理完善三张清单; 2.对接技术公司确定研发方向、思路架构、应用架构; 3.制定可落地实施方案,以小切入口推动大场景。 | ||
有序推进数字化改革 | 构建智慧市场数字化平台,立足多跨协同,建设保供“云仓”,推动批发市场数字转型。 | 数字化改革专班办公室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 林政 严忠伟 | 王建国 厉红亮 | 6月底 | 已完成“三张清单”和系统基本架构梳理,融合市场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应用功能设置。 | 加快推进智慧市场数字化应用上线运行,力争成熟一个、上线一个。 | |
探索搭建管用有效的再生资源政府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再生行业提供全流程服务,解决行业多部门监管的难题 | 业务处 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项剑岭 李慧婷 | 王建国 陈其喜 | 12月底 | 设想构建再生信息化集成管理,后因市里通知,由无废办牵头统一建设,市社指导再生公司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 继续配合无废办,指导再生公司开展相关工作。 | ||
有效优化为农服务模式 | 1.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供给侧“配方肥代替平衡肥”行动的通知》,配合农业部门实现全市主要农作物配方肥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年销售主要农作物配方肥4.2万吨以上; 2.继续做好春耕备耕调研和农资淡季储备工作。 | 业务处 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 项剑岭 朱旭义 | 陈其喜 | 12月底 | 已完成新一轮市本级农资淡季储备工作资金预算、采购计划审批、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确定以及招标文件论证工作,进入招投标公示环节。经两轮公开招标程序,因报名供应商不足流标,报财政局控办更改为竞争性谈判后,还是因为有效供应商不足流标,已经申请更改为单一来源采购。 | 完成采购程序,确定供应商。 | |
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良好契机,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方式,带动基层社盘活利用存量、闲置、低效资产,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为农服务功能,确保“一县一示范,社社有服务”,并重点打造5个示范性基层社。 | 经济发展处 | 方卓君 | 厉红亮 | 12月底 | 经过前期摸底,初步确定了五家基层社名单:婺城实得汇供销合作有限公司、兰溪市城北粮食专业合作社、廿三里供销社、武义王宅供销有限公司、磐安县安文供销社,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 1.积极督促五家基层社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为农服务功能,完成示范性基层社建设。 2.拟召开全市基层组织工作推进会。 | ||
1.新建2家农事服务中心,打造2-3个有亮点的农事服务中心; 2.全面完成土地全程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的任务指标; 3.新建9个有服务平台的产业农合联。 | 业务处 经济发展处 | 项剑岭 方卓君 | 陈其喜 厉红亮 | 12月底 | 1.初步谋划在义乌、兰溪、磐安三个地方新建农事服务中心各一家; 2.土地全程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的任务指标还未下达。 | 1.指导义乌、兰溪、磐安开展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2.结合产业农合联星级评定,按照省供销社制定的“六有”标准,即有规模、有场所、有会员、有活动、有机制、有特色,高质量推进产业农合联建设。 | ||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与服务,推出1-2款普惠金融产品,力争实现全市供销系统综合授信超10亿元。 | 财务处 | 阮国兴 | 刘晓斌 | 12月底 | 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和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金华成泰农商银行推出市场经营户额度最高50万元的免担保信贷金融产品,积极推动助企纾困。 | 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积极探索开发为农信贷金融产品。 | ||
二、以项目建设推动发展升级 | 打造共同富裕“供富样板” | 1.将“移动供销致富车”城市新零售项目与供销食惠仓共同富裕展销区项目有机结合,通过项目互动,整合营销,积极助力全省26个山区县以及对口地区等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 2.精选肉类、水果、蔬菜等5个以上类别的商品交易,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3.力争年经营收入超亿元。 | 经济发展处 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食惠仓供销有限公司 | 方卓君 蒋静华 诸葛兆华 | 厉红亮 | 12月底 | 1.“4·15”疫情期间,为婺城区疫区居民配送生鲜物资6306分,共计43.17万元; 2.共同富裕展销区尚未开业。 | 做好食惠仓共同富裕展销区开业运营工作。 |
加速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转型升级 | 1.坚持专区化发展策略,重点培育瓜类、地产果、副食品、进口果等8大专区; 2.推进智慧市场建设,提高市场智慧化管理水平; 3.加大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的合作,提升市场知名度; 4.出台服务扶持举措,克服火龙果涉疫事件带来的影响,恢复经营户信心; 5.力争实现年交易额220亿元。 | 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 | 董 剑 | 许青松 | 12月底 | 1.市场实现交易量115.87万吨,同比下降1.48%;交易额123.07亿元,同比下降1.58%; 2.减免3个月水果营业房租金和6个月进口水果交易专区车载交易场地费等,共计金额约1600万元,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369.3万元; 3.落实进口水果“三专”管理,成立进口水果交易专区,拟定《进口水果收费实施方案》; 4.成功开业副食交易专区,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5.上线并推广赊欠款预警机制数字平台,同时成立经营户赊欠款自治管理小组,对市场商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赊欠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并加强信息沟通; 6.主动对接陕西省大荔县人民政府,成功举办2022年大荔冬枣产销对接会。预计2022年市场大荔冬枣交易量突破5万吨,交易额10亿元。 | 1.纵深推进市场数字化改革,持续优化线上采购平台系统和推进开发市场数据采集系统; 2.研究规划市场物流配套业态,计划增强并集聚物流企业入场,形成综合物流区,以匹配两大市场物流需求; 3.对接专业策划公司,完成制定公司可出租房产的业态布局、招商方案; 3.完成公司销售房产物业管理公司招标工作; 4.有序推进1-8#楼分割后房产证的办理; 5.完成金园路配套业态招租工作; 6.恢复进口专区场地交易费收取工作,首度开启进口水果服务费收取工作; 7.市场收费标准改革。 | |
推进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五型”市场建设 | 1.全力推进东区块项目建设; 2.改进招商方式,集聚更多优质资源; 3.深化一站式采购服务能力,创新交易管理模式; 4.全面建成“中央厨房”一站式采购基地、美好生活公共服务平台; 5.力争年交易额达115亿元。 |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 严忠伟 | 厉红亮 | 12月底 | 1.持续推进东区块收储工作; 2.美食街经营户退租较多,原12户经营户中已有2户退租,另有3户准备退租;当前市场步行街、日杂百货、丰亭东路沿街等街区仍有部分营业房待租; 3.已实现交易量、交易额63.97万吨、 41.80亿元,同比增长24.47%、29.14%。 | 1.持续推进东区块收储工作; 2.本地蔬菜批发交易区本月开业,加强对优质大户招引,新增豆芽、水发菜等新业态; 3.继续深化数字化防控能力,完善“智慧金农批”app,构建以预约系统、交易系统为支撑的保供体系。 | |
提升“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 1.全面推广移动供销致富车项目,首批点位投入运营; 2.推动品牌标准化建设,做优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品牌销售渠道; 3.做大批发业务总量,品牌授权企业年销售额力争突破120亿元。 | 经济发展处 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方卓君 蒋静华 | 厉红亮 | 12月底 | 1.首批侬好巴士·移动车辆已在人民广场、古子城、婺江新村等8个商业中心、居民小区投放到位; 2.已完成电商总仓的基础硬件改造; 3.品牌授权企业年销售额49.18亿元。 | 1.组织举办金农好好·源东蟠桃夏夜侬好市集; 2.金农好好商品入驻浙江烟草·非烟供应链系统; 3.协助金农好好·食惠仓项目试营业;开展品牌授权企业三服务活动; 4.推进“金农好好”区域公用品牌生产标准化、服务标准化。 | |
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 1.依托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新建16万立方库容冷库,加快打造冻品市场,进一步探索与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合作空间,积极构建冷链物流骨干通道; 2.成立金华市浙中金鑫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发展仓储、运输、国际贸易、国际货代等综合物流服务。 | 冻品市场筹备专班 基建办 | 郑存平 吴 凯 | 李玉明 朱法洪 | 12月底 | 1.与省供富冷链集团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前往对接和邀请项目实地考察,就项目定位、经营思路、业务拓展、损益测算等进行分析,编制项目合作建议书; 2.组织人员先后前往长沙、杭州、成都及金华本土等专业冻品市场,就市场组织构架、硬件改造、业态布局、服务衍生、等内容调研摸底考察; 3.邀请有资质社会第三方中介进行收益评估,编制相关经营模式的财务盈亏平衡测算,结合实际提出经营模式的工作建议; 4.主动对接市内冻品相关经营户了解需求要素,为下步工作提供决策基础条件; 5.金华市浙中金鑫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法人为陈金明; 6.开展金华-上海海铁联运业务开展调研对接,实施方案已完成拟制,因疫情该业务暂停。 | 继续做好市场运营前相关筹备工作。 | |
参与筹建中非易货贸易物流园区 | 积极探索破解易货贸易过程中的政策性难点、堵点问题,加强市场调研和相关政策研究,选定品种先试先行,力争年内成交1-2笔。 | 经济发展处 | 方卓君 | 厉红亮 | 12月底 | 经过前期与中铁十四局对接,与金义综保区正在洽谈项目的初步选址。 | 继续推进中非易货贸易项目与中铁十四局的协调工作,确定初步选址。 | |
三、以惠民举措促进民生保障 |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助企政策梳理。市、区两级都制定了各类支持企业稳定生产加快发展的政策,相关处(室)要做好政策的梳理、汇总工作,并及时传达到各相关企业。 | 财务处 | 阮国兴 | 刘晓斌 | 2月底 | 对承租市供销社及各直属企业房屋的承租户给予三个月租金减免,共涉及承租户1161户,减免金额达2983万元。同时,减免进口水果交易专区车载交易场地费263万元,减免各类停车费446万元。 | 梳理各级部门出台的优惠减免中政策,指导本级企业做好政策减免落实工作。 |
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 | 贯彻落实省供销社《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精神,继续推进东西部协作,深化产业帮扶,积极打造对口工作2.0版,力争全年实现四川、新疆农产品销售额5.4亿元。 | 经济发展处 | 方卓君 | 厉红亮 | 12月底 | 截至2022年6月底,销售四川、新疆农产品2.43亿元。 | 依托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开展产销对接、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对口产品知名度,带动对口地区农产品销售。 | |
开展“三大行动” | 1.贯彻落实省供销社《关于支持山区26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新型协作行动、创新赋能行动、服务提升行动“三大行动”。到2025年,武义、磐安两县分别建成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不少于3个,产业农合联实现主要特色产业全覆盖; 2.市内结对县(市、区)双方协商制定年度协作计划,每年推动实施深化协作项目至少1个以上; 3.武义、磐安每个县至少培育和打造1个产品品牌。 | 经济发展处 业务处 | 方卓君 项剑岭 | 厉红亮 陈其喜 | 12月底 | 全市共开通大篷车15辆,其中,日消品下乡车5辆、农产品采购车4辆、农资农技服务车4辆,就业帮促服务车2辆,覆盖全市98个行政村,服务里程累计超3.44万公里,为山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代办服务436件次,帮助山区群众销售农产品近50万元。 | 继续推进武义、磐安供富大篷车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偏远山村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展“供富大篷车”服务覆盖范围。 | |
推进“绿色供销”行动 | 1.继续开展土壤修复改良服务; 2.推进城区“一网多用”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健全再利用全产业链,提升可回收物分类质量,力争2022年回收量达1.65万吨。 | 业务处 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项剑岭 夏洪明 | 陈其喜 | 12月底 | 已回收可利用物5300余吨。 | 回收可利用物不少于1600吨。 | |
四、以清正廉洁护航可持续发展 | 打造优质特色基层党建品牌 | 深化“一企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选树一个优质特色基层党建品牌。 | 机关党委 | 周艳燕 | 刘晓斌 | 12月底 | 5月20日印发《关于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支部结合企业特色选树党建品牌,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6月,农批市场党支部顺利晋升为四星级品牌党支部。 | 要求各支部每月报送“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并列入党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 |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工作 | 查漏补缺,明确各项规章制度的“留”“废”“改”“立”。要针对社有资产处置、重大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采购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监督制约。 | 监事会办公室 财务处 | 裘亦菲 阮国兴 | 徐 晖 刘晓斌 | 6月底 | 拟定《社有参股企业管理办法》初稿,进一步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监督。 | 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环节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内控建设。 | |
推进清廉供销和清廉社企建设 |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抓好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廉政谈话、效能问责等制度,为供销事业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机关党委 | 周艳燕 | 刘晓斌 | 12月底 | 下发《严守疫情防控“十不准”纪律要求的通知》,进一步严明“十个不准”纪律要求;开展节前资金安全、“三公”经费检查。5月机关党委牵头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各支部结合实际认真梳理了廉政风险点15个,采取措施15条,进一步筑牢风险边界。 | 完成“两个主体责任”动态考核录入工作;组织召开第二季度党委班子廉情分析会。 |